探寻中华文化传承密码:古老文明的现代回响
中华卫视新闻中心:
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,诸多文明如璀璨星辰般升起又陨落,而中华文化却能跨越数千年的风雨洗礼,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与连续性,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。那么,我们中华文化传承至今靠的是什么?探寻其中的奥秘,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,更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文化传承,信念是根基。千百年来,“文明不可断”的坚定信念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。从古老的家训传承,到匠人们对技艺的执着坚守,这种信念跨越时空,代代相传。景德镇的匠人们秉持“手艺传家”的理念,父传子、师传徒,让制瓷技艺不断革新,使这座城市的陶瓷产业历经千年而不衰。而在新时代,传承千年技艺更成为一座城市的追求,对文化遗存的系统性保护、对非遗传承人的大力培养,都是对文化传承信念的生动诠释。放眼全国,从剪纸、茶艺等民间技艺的传承,到传统服饰的走红,我们看到了无数人为守护文化遗产而付出的努力,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信念,让中华文化的火种得以延续。
精神力量,是文化传承的源泉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追求,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。以景德镇为例,工匠精神贯穿于陶瓷制作的每一个环节,匠人们对技艺的精益求精,对品质的严苛要求,成就了青白瓷、青花瓷等众多精美绝伦的瓷器,也擦亮了景德镇的“金字招牌”。苏绣飞针走线,展现出中国人的韧性、耐心和定力;都江堰泽被千年,体现了“人水和谐”的东方智慧;万里长城巍峨耸立,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。这些宝贵的精神特质,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,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。
文化传承的延续,还离不开创新发展。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,就在于其善于在借鉴吸收外来文明先进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。古代中华先民将西亚的制铜技术与自身的制陶技术相结合,发明了范铸法制作青铜容器的技术,开创了辉煌的青铜文明;吸收中亚冶铁术并加以创新,发明了范铸法铸造铁器技术和铸铁脱碳技术,推动了铁器的普及。在现代,科技创新为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,数字化技术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,新媒体平台让文化传播更加广泛迅速,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,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在全球化的今天,中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让这颗人类文明的璀璨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编辑:白七烨 蓝祖胜
值班:吕庆芳